宋朝的赋税很重吗为什么
宋朝的赋税可以说是相对较重的。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宋朝的赋税制度相对较为复杂。宋朝的赋税体系由封建性质的“租庸调”和官办商业的“均输法”两部分组成。其中,租庸调是宋朝的主要税收方式,包括田赋、庸调和钱赋。田赋是基于土地面积对农民征收的赋税,庸调是对农民进行物质征集的赋税,而钱赋是以货币形式征收的赋税。这些赋税方式使得农民要同时承担土地、物质和货币这三种形式的赋税,对农民的负担较重。
其次,宋朝的赋税负担升级。相对于前几个朝代,宋朝的赋税负担明显加重。例如,北宋初年,租庸调的比例约为农产的10%左右,而到了南宋时期则上升到了约农产的20%至30%。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使得中央政府能够从农民处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再次,宋朝的赋税征收方式缺乏公平性。在租庸调中,地主和富商作为朝廷的代理人,负责对农民进行赋税征收。然而,由于地主和富商往往会垄断土地和商业资源,他们常常利用自己的权力来剥削农民,让农民背负更重的赋税负担,甚至出现了强征赋税、盗取赋税等不合法行为。这使得农民的赋税负担更加沉重,加剧了社会阶级的矛盾。
醉后,宋朝的赋税制度对商业和手工业也施加了相当的负担。除了农民外,商人和手工业者也要承担苛捐杂税的征收。这些税项如市税、市进税、条级税等,往往对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给商人和手工业者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宋朝的赋税很重的原因主要是租庸调赋税制度的复杂性、赋税负担的升级、赋税征收方式的不公平性以及对商业和手工业的限制作用。这使得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的赋税负担加重,给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宋朝税赋制度
宋朝的税赋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形成了一个复杂而严密的税收体系。以下是宋朝税赋制度的主要特点:
1. 两税法:
* 背景与实施: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以地为基础,按土地多少收税,取消租庸调。
* 内容:两税法是将税收分为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以小麦为主,秋税以稻谷为主。这改变了此前的租庸调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并增加了国家收入。
2. 租庸调制:
* 背景:在唐朝后期,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生活困苦,国家税收减少。
* 内容:租庸调制是一种由国家拨给田地,农民耕种并交纳一定粮食作为赋税的制度,同时农民还需承担一定的劳役。
3. 盐税与茶税:
* 背景:为筹集军费,唐德宗时期开始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对盐和茶实行专卖,从而增加了国家收入。
* 管理:盐铁专卖制度由盐铁使专管,茶税也由国家直接经营。
4. 坊郭税与市舶使:
* 坊郭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政府开始向坊郭居民征收房屋税。
* 市舶使: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宋朝在广州、泉州等港口设立市舶使,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商税。
5. 农业税:
* 租佃制:宋朝继续实行租佃制,地主阶级通过出租土地获取收益,而农民则承担耕作义务。
* 土地税收:除了上述的夏秋两税外,还有各种名目的土地税收,如身丁税、义仓税等。
6. 其他税收:
* 商业税:包括契税、贷息税等。
* 财产税:如房产税、牲畜税等。
* 杂税:如采矿税、罚没收入等。
此外,宋朝还实行了“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进一步规范了税收制度,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总的来说,宋朝的税赋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体系,既考虑到了国家的财政需求,也兼顾了农民和商人的利益。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