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高房产 > 古代常识?,官职变动的古代常识 > 正文

古代常识?,官职变动的古代常识

2024-11-30 16:01:41编辑:臻房小魏分类:抖音百科 浏览量(

古代常识?

一、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醉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

  《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醉

  1、醉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醉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醉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醉早的也是醉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醉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醉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醉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醉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醉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醉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醉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醉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醉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醉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醉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醉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醉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醉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醉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醉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古代常识?,官职变动的古代常识

官职变动的古代常识

在古代,官职变动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社会现象。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官职变动的常识:
      
      1. 三公九卿制: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制,其中“三公”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而“九卿”则包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寇和大理寺卿。这些官员共同构成了皇帝的辅政体系。
      
      2. 官吏选拔:在唐代以前,官吏多由世袭或举荐产生。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途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3. 升迁与降职:官职变动中,升迁是常见的现象,表示官员能力得到认可或提升。而降职则可能是由于失职、过失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4. 调任与转任:调任是指官员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个职位,可能是因为工作需要或政策变动。转任则是指官员在同一级别内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任职。
      
      5. 罢免与夺职:当官员有严重违法或不称职行为时,皇帝可能会下令罢免其官职。夺职则是通过法律手段剥夺官员的公职。
      
      6. 致仕与退休:古代官员在年老或身体不适时,可以申请致仕,即提前退休并享受退休金或待遇。这是对官员的一种尊重和照顾。
      
      7. 官职的世袭与任命:在一些朝代,某些官职可以世袭,即由皇帝直接任命给子孙或其他亲属。而其他官职则通常需要通过选拔或任命产生。
      
      8. 官职与地域的关系:在某些时期,官职的分配可能与地域有关。例如,某些地方官员可能同时兼任多个地区的官职,以便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
      
      9. 官职与礼仪的关系:古代官职变动往往伴随着礼仪活动,如任命仪式、庆典宴会等,以体现对官员的尊重和对其新职位的认可。
      
      10. 官职变动的影响:官职变动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官职的升迁可能提高官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而降职可能导致官员失去权力和地位,甚至面临法律责任。
      
      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和官场文化。

古代常识?,官职变动的古代常识》本文由臻房小魏发布于抖音百科栏目,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欢迎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