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
一、注重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责任是指孩子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幼儿园、社会、家庭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应完成任务时的自觉态度和行为。现在的孩子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注重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如:当小孩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而且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在幼儿园玩游戏时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跟同伴交往一定要团结友爱等等,让孩子明白小孩子也必须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任。
二、注重孩子感恩心的培养
优越的生活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但也容易使孩子出现自私、霸道、冷漠无情、不懂珍惜、爱护等不良现象。所以我们要让小孩从小懂得良好生活、学习环境来之不易,教育孩子学会珍惜、同情、关心他人,做一位懂感恩的人。如:吃饭时引导孩子不能随便浪费粮食,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有机会可以组织孩子到儿童福利院向他们献爱心或适时向生活穷苦,吃穿都未能解决的山区幼儿捐献一些钱或物等。让孩子在奉献自己一点爱心的同时的懂得珍惜,学会感恩。
三 、注重孩子的诚信教育
古人云:蒙以养正。意思是说幼年时期良好的教育对一个人日后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社会都在倡导加强诚信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诚信教育要从细微处抓起。如:我们成人要言而有信、做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率。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尽可能照此执行。实在做不到,也应该给孩子解释清楚,有条件的话,尽快弥补,履行承诺。
四、给予适当的挫折教育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年男”,这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数是历经磨难才取得成功的。而现在的“独二代”大多数的生活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少了磨难,多了脆弱、任性、娇气、所以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他们就不知道怎样处理,或丧失信心、心灰意冷,或逃避现实、自暴自弃。因此我们成人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为孩子提供遭遇挫折的机会。当孩子有挑食、偏食等坏习惯,可以让孩子先饿一饿,体验一下饥饿的滋味。在下棋、玩扑克、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失败的滋味,体验受挫折的感受,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培养他们坚毅顽强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感悟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是一个长期且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的事情。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感悟并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1. 树立榜样:
- 作为家长或教师,首先要做诚信的典范。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孩子会从您的行为中学习。
- 当您犯错时,也要勇于承认并承担责任,这有助于孩子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 明确期望:
- 与孩子讨论诚信的含义,为什么它很重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
- 设定明确的目标,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3. 小步骤实践:
-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比如按时完成作业、承认错误、遵守规则等。
- 当孩子做出诚信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4. 情境模拟:
- 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体验不诚信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 这有助于孩子理解诚信的价纸,并激发他们遵守诚信原则的动机。
5. 教育引导:
- 使用故事、书籍或电影中的诚信角色作为教育素材,引导孩子思考诚信的意义。
- 开展主题班会或家长会,集中讨论诚信的主题,分享诚信案例。
6. 建立信任:
- 建立与孩子的信任关系,让他们知道您相信他们能够诚实守信。
- 避免过度干涉孩子的私人空间,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来诚实地表达自己。
7. 纠正错误:
- 当孩子犯错时,耐心地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
- 强调改正错误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价纸。
8. 培养责任感:
- 教育孩子承担责任,包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对他人负责。
- 当孩子表现出责任感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9. 环境营造:
- 营造一个诚信的家庭或学校环境,鼓励孩子们相互尊重、诚实守信。
-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诚信教育计划。
10. 持续关注:
- 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持续关注和努力。
- 定期评估孩子的诚信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教育策略。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并帮助他们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可靠性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