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又被起诉怎么办
监外执行期间又被起诉,可能会面临撤销监外执行并数罪并罚的情况。具体规定如下:
1. 撤销监外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如果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监外执行。
2. 数罪并罚:如果监外执行之前或之后,罪犯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并被判处了刑罚,那么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并将前罪未执行的刑罚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例如,如果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又犯了盗窃罪,那么除了执行原来的刑罚外,还需要对盗窃罪作出判决,并将这两个刑罚合并执行。
3. 重新收监:撤销监外执行后,如果罪犯符合收监条件,法院会通知公安机关将罪犯重新收监。
4. 辩护权:如果罪犯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起诉有异议,可通过上诉等程序要求法院重新审判。
参考条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醉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醉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醉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醉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醉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你在实际情况中咨询专业律师或机构来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监外执行又被起诉怎么办理
当监外执行的人被起诉时,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 了解起诉原因:
- 首先,需要详细了解起诉的具体原因,这有助于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2. 委托律师:
- 尽快委托一名有资质的律师来代表被起诉人处理此事务。律师将能够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并指导如何应对起诉。
3. 准备答辩材料:
- 律师将根据起诉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被起诉人准备答辩材料。这可能包括解释监外执行的情况、辩护意见等。
4. 出庭应诉:
- 在法院指定的日期,被起诉人需亲自或通过律师出庭应诉。在庭审过程中,应尊重法庭的程序和法官的权威。
5. 遵守法院判决:
- 如果法院醉终作出判决,被起诉人应严格遵守判决结果。如果判决结果不利,可以考虑提起上诉或寻求其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6. 与律师保持沟通:
- 在整个过程中,被起诉人应与律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律师提供相关信息或反馈,以便律师能够及时调整策略。
此外,如果监外执行的条件已经消失,或者被起诉人认为起诉违反了法律规定,还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终止监外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第二百七十一条,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
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因犯其他疾病、摔伤或者摔倒等原因,需要变更执行机关的,应当及时通知管辖监狱或者公安机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对上述问题有疑问,建议咨询律师及相关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