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起诉北京合作协议纠纷时,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确定管辖法院:
-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案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 如果合同中有约定管辖法院,应优先遵循合同约定。
2. 收集证据:
- 收集与合作协议相关的所有文件和通信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协议文本、补充协议、会议纪要、电子邮件、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
- 准备证明对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证据,如违约行为的通知、损失计算等。
3. 撰写起诉状:
- 起诉状应包括以下内容: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地址、联系方式)、诉讼请求(明确要求对方承担的责任)、事实与理由(详细叙述合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证据清单。
- 诉讼请求应具体、明确,如要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等。
4. 提交起诉材料:
- 将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整理成册,按照法院要求填写起诉状提交清单。
- 提交至选定的管辖法院,并根据法院要求缴纳诉讼费用。
5. 等待法院受理与通知:
-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将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通知原告。
- 如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可针对该裁定提起上诉。
6. 参加庭审:
- 按照法院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并回答法官的问题。
- 如需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应提前准备好授权委托书及相关证件。
7. 等待判决与执行:
- 法院审理结束后,将依法作出判决。
- 如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对方未履行判决的,原告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能因地区和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起诉前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