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高房产 > 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及要求 > 正文

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及要求

2024-11-29 15:28:38编辑:臻房小穆分类:网络热门 浏览量(

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

一、确定适合的主题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要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学生所处年龄段、学段常见的基本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和把握。

2、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心理课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才能使学生获得醉直接的心理经验。

3、要解决学生中真实存在的具体问题。

心理课的主题选择要敢于和善于用心理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探讨,解决学生真实存在的具体问题。

4、要了解学生已具备的基础。

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活动,如果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几次重复,实在浪费而乏味。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学习情况。

5、要避免主题范围太大。

6、要避免双主题或多主题。

二、明确教学目标

1、教学设计和实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头脑中始终要以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为主线,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的选择和设计,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2、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避免太大/高/多/小(低龄化)。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目标越小、越具体清晰、越有针对性就越容易达成;反之,如果目标定的过高或者过多,教师在实践中不好把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不能真正指导教学。

3、目标要体现认知、情感、行为三维综合。

4、目标要有层次性。

心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课程总目标主题或单元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目标的层次性还体现在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递进。

三、辅导思路清晰

辅导思路是整个辅导进程的作战地图,教师教师应当把辅导的基本步骤仔细想清楚,并且要多考虑几种可能出现的学生反馈的角度以及自己应对的策略。

1、教案的编写。

①教案题目

②授课教师单位与姓名

③授课年级

④设计思想(理论依据)

⑤活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⑥活动准备(教学用具、材料,如空白A4纸若干张,彩笔、眼罩、录像资料等。)

⑦活动过程

⑧活动反思

2、活动(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入话题 前提

创设情境 依据

展开讨论 基础

树立样板 手段

联系自我 重点

反馈矫正 目的

总结升华 核心

从逻辑层次上来讲,围绕核心理念,由浅入深,由部分到全体,由人际表层互动到分享互动,由行为层次到情感层次再到认知层次,逐步深化主题,前后连贯一致,过渡自然,首尾呼应。

四、时间进度适当

1、有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

2、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

3、可以探索上大课。

五、游戏活动有针对性

1、游戏活动是为教学内容与目标服务的。(不提倡但可以纯热身)

2、活动的指导语要清晰(规则明确)

3、活动的秩序管理(活而不乱)

4、活动之后要有分享和总结(热身活动不一定要分享)

5、活动不要太多。

6、活动要难易适度、动静相宜。

7、活动要有合适的场地和设施

六、关于教室的布置

专用教室,少用传统型,多用围圈而坐式,平地,桌椅能移动

七、课件与内容匹配

图片、音频、视频的表达一定要和内容相匹配,烘托内容,突出内容,和内容保持一致,要繁简得当。

八、教师要准备自己

1、心理教师的心理、精神状态

2、心理教师的衣着装扮

评价篇

一、辅导理念的积极正确

1、理念第一,技巧第二;理念会生发出技巧。

2、对相近概念交叉概念的厘清和辨析例如气质与性格、幸福与快乐、兴趣与志趣、鼓励与赞扬。

3、对历史与现实生活中一些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和解读

4、对传统文化和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正确观点的反思

二、语言的感染力

讲课的语言不是书面化的、比较呆板僵化的语言,而应当是灵动活泼的、生动亲和的、有感染力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言。

三、课堂的有序管理。

1、要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先做好应对准备。

2、制定团体契约,运用团体动力来牵引和制约学生的课堂行为。

3、选出小组长或设立心理委员,协助教师管理课堂纪律。

4、活动指导语和活动的要求清晰明确,以保证活动“活而不乱”。

5、真诚表扬鼓励,有效运用考评手段。

6、善用截断技术,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7、擒“贼”擒王,争取“刺头份子”的支持和配合。

8、对另类学生要接纳包容,巧妙引导。

9、通过布置课堂作业来调控课堂秩序。

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及要求

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及要求

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教学目标
      
      1. 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能够清晰地指导教学过程。
      2. 全面性: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纸观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便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二、教学内容
      
      1. 科学性:教学内容应选择科学、准确、权威的资料,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性:教学内容应系统、完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时代性: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反映当前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醉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多样性: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互动性:教学过程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 技术性: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 四、教学过程
      
      1. 条理性:教学过程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逐步学习。
      2. 灵活性:教学过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3. 创新性:教学过程应注重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五、教师素养
      
      1. 专业性: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
      2. 热情性:教师应具有热情、耐心、细心的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 专业发展:教师应注重专业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 六、学生表现
      
      1. 参与度: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应能够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反思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及要求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师素养和学生表现等多个方面。在评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心理健康课评课标准及要求》本文由臻房小穆发布于网络热门栏目,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欢迎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