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当事人:合同必须涉及至少两个当事人,即合同的订立双方。这些当事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理解和承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2. 合法目的:合同的目的必须是合法的,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 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当事人通过明确的要约和承诺表示自己的意愿。意思表示应当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况。
4. 明确的意思表示: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是明确的,避免因表述不清而产生纠纷。
5. 合法的形式: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有些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房地产买卖合同、担保合同等。
6. 标的物:合同标的是指合同所涉及的财产权益或者劳务,必须是具体的、合法的,可以被交付和计量。
7. 合同订立的过程:合同订立的过程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例如要约和承诺的方式、时间等。
8. 合同成立的时间:合同成立的时间对于确定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
9. 合同的可履行性: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是可履行的,即合同双方都有能力按照约定履行合同。
10. 符合公序良俗: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即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只有当合同满足上述条件时,才能认定为有效合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合同可能需要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等程序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