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调解的原则包括:
1. 公正原则:民事纠纷的调解应当在当事人之间遵循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得损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 自愿平等原则:调解双方应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3. 公序良俗原则:调解过程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4. 调解优先原则:在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时,应优先考虑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5. 诚实信用原则:调解双方在调解过程中应诚实守信,不得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具体的调解步骤如下:
1. 申请调解: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向调解委员会或其他调解机构提出调解申请。
2. 受理调解:调解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调解条件的,予以受理。
3. 组成调解小组:调解机构会根据纠纷性质和双方意愿,组成调解小组。
4. 开展调解:调解小组成员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纠纷事实,听取双方诉求,协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5. 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应当载明纠纷事实、调解结果、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内容。
6. 调解书:调解达成一致后,调解员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纠纷简要情况,调解结果,履行方式和期限,调解日期,调解组织名称等。
7. 履行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义务。如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8. 调解终结:当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后,调解程序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侵权责任调解的具体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解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