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转兵
“通道转兵”是指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从通道县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这次转兵不仅使红军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为后续的长征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关于通道转兵的基本详情介绍:
1. 背景:在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面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压力,长征面临巨大的困难。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中央红军决定寻找新的出路。
2. 通道转兵的决策:在1934年12月,中央红军按照毛泽东的建议,突然放弃原定计划,从通道县强行通过,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这一决策是在夜间进行的,以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3. 转兵的影响:通道转兵使红军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红军的长征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这一事件也展示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4. 历史意义: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保存了红军的实力,还为后来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总之,“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为红军的长征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于通道转兵的基本详情介绍
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战略转变。在1934年,红军从中央苏区出发,历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醉终在贵州的通道县进行了战略转兵。
在通道转兵之前,红军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由于敌人的重兵围追堵截,红军的处境十分危险。同时,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在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在通道转兵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转兵贵州的建议。他认为,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圈,必须改变原定的行军路线,向西进入贵州。这一建议得到了多数同志的赞同和支持。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通道召开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原定前往湘西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计划,改向贵州前进。
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通过这次转兵,红军得以保存力量,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为后来的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通道转兵也体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能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历史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