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全称“985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98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该工程依托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顶尖高校的优势资源,推动其在教学、科研、创新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自启动以来,985工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标志性工程,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985是什么意思
“985”是指985大学,也被称为“985工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此决策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1998年5月)命名为:“985工程”。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6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也就是说,曾经的“985工程”高校现已统筹为“双一流”建设项目的一部分。
211是什么意思
“211”是一个由中国政府提出并推动实施的工程,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下是关于“211工程”的详细解释:
1. 提出背景:“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醉大、层次醉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国际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
2. 发展历程:
-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211工程正式启动。
- 2002年3月,针对“211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211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增强“211工程”的内涵建设,促进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
3. 目标与意义:“211工程”建设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211工程”,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数量上的快速扩张到质量上的全面提升,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了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此外,“211”在中国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指代211所大学,这是中国教育部公布的一批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名单,这些大学在学术研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请注意,“211”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