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的量刑条件
诽谤罪的量刑条件主要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来判定。以下是诽谤罪量刑的具体条件:
1. 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单纯的侮辱行为不构成犯罪。
2. 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 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毁坏他人人格、名誉为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诽谤罪的量刑标准分为情节严重和情节轻微两种情况:
### 情节严重:
- 手段残忍、影响恶劣:如采取殴打、捆绑等暴力行为,或捣乱选举,破坏选举设施。
- 手段狡猾、花样翻新:如不断变换手法欺骗公众,利用黑恶势力进行诽谤。
- 后果严重:造成冤、假、错、漏、严重伤害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 多次或对多人以上进行诽谤:包括对多人以上进行诽谤,以及对多人以上进行诬告陷害。
- 授意、指使、强迫他人诽谤:即指通过给予某种利益,甚至女色勾引、强迫他人进行诽谤。
- 应当立案追诉而不立案追诉:即存在诽谤犯罪行为,但未被发现或未予立案追诉。
### 情节轻微:
- 散布谣言:包括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
- 情节较轻:如散布谣言或者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或者二百元以下罚金或者拘役。
此外,《醉高人民法院、醉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具体的数额标准:
-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 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
- 造成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
-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特定情况下,即使诽谤信息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但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如:
- 诈骗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 使用诽谤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 曾因诽谤受过刑事处罚的。
-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参考条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醉高人民法院、醉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9月10日)
诽谤罪怎么判刑
诽谤罪的判刑标准主要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判定。具体规定如下:
1. 一般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同的规定处罚。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若情节较轻,则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更严厉惩罚。
特定情况下,即使诽谤罪不构成犯罪,但损毁财物也可能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根据具体案情,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定罪量刑。
参考条款:
1.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