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其中一人上诉案件怎么解决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果其中一人提出上诉,处理这种上诉的步骤如下:
1. 上诉期限: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 上诉程序:
- 上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 如果共同犯罪案件中有多名被告人,其中一人上诉,其他同案被告人也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
3. 审理程序:
- 上诉案件由上级人民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后,指定原审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或者由上级人民法院直接审理。
- 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4. 二审判决:
- 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可以维持原判,也可以根据情况改判。
- 如果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可以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改判。
- 改判的判决结果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5. 抗诉与上诉的区别:
-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诉讼活动。
- 上诉是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要求重新审判的诉讼活动。
6. 处理原则:
-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一项重要原则。这意味着在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情况下,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 但是,如果是检察院抗诉,法院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7.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共同犯罪案件中的上诉处理需要遵循上述步骤和原则,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护。
共同犯罪一方上诉另一方不上诉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一方提起上诉,而另一方不上诉,那么上诉方将独立地对被判决的犯罪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未上诉的一方将接受法院的醉终判决,并可能需要执行判决中的刑罚。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未上诉的一方可能会提出上诉,要求对判决进行重新审查。这通常发生在他们认为判决存在错误或不公正的情况时。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将重新审理案件,并作出新的判决。
总之,共同犯罪中的一方提起上诉,另一方不上诉,上诉方将独立承担责任,而未上诉的一方则接受法院的醉终判决或重新审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