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年龄段的叫法
1、婴儿:出生到1岁的宝宝,也称为婴孩、婴儿、宝宝。
2、幼儿:1岁到3岁之间的孩子。
3、学龄前儿童:3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也称为幼儿园儿童。
4、小学生:6岁到12岁之间就读小学的孩子。
5、青少年:12岁到18岁之间的年轻人。
6、成人:18岁到60岁之间的年龄段,也称为青壮年。
7、中年人:指60岁到75岁之间的人。
8、老年人:指75岁以上的人,也可以细分为三老:耄耋老人(75岁-84岁),九九老人(85岁-94岁),百岁老人(95岁及以上)。
9、长者:通常指老年人及以上的人,以表示对年长者的尊重。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称呼:
1. 垂髫(tiáo):指儿童,尤指儿童下垂的头发,借指儿童。
2. 总角(zǒng jiǎo):古代儿童将头发束起,编成角形,故称总角。借指童年。
3. 垂髫(tiáo):同“垂髫”,指儿童。
4. 黄发(huáng fà):指老年人。黄发通常指的是白发的老人。
5. 鲐背(fú bèi):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形容老人气色好。
6. 白首(bái shǒu):指年老的人。白首通常指头发已经白了。
7. 弱冠(ruò guàn):二十岁的青年。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时会举行成人礼,称为“弱冠”。弱冠时,男子会戴上帽子,表示已经成年。
8. 而立之年(ér lì zhī nián):三十岁。这个词语源于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三十而立”一语。
9.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四十岁。这个词语也源于《论语》中的“四十而不惑”一语。
10. 知天命之年(zhī tiān mìng zhī nián):五十岁。这个词语源于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五十而知天命”一语。
11. 花甲之年(huā jiào zhī nián):六十岁。花甲是天干地支组合六十个循环的一次,故称花甲。
12. 古稀之年(gǔ xī zhī nián):七十岁。这个词语源于杜甫《曲江》诗之二:“人生七十古来稀。”
13. 杖朝之年(zhàng cháo zhī nián):八十岁。这个词语源于《礼记·曲礼篇》中的“八十杖于朝”的记载。
14. 期颐之年(qī yí zhī nián):九十岁。这个词语源于《礼记·曲礼篇》中的“百年曰期,颐”的记载。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词语用于形容不同年龄段的特征或状态,如:
* 总角之宴:形容少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
* 弱冠之交:指青年时期的友谊。
* 黄发垂髫:形容老少同行的情景。
* 鲐背之年: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 白首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也作“白首偕老”、“白首到老”、“老白首偕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