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适履什么意思
削足适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或平衡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解释为为了适应某种情况而做出某种牺牲。
来源于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大夫田骈的故事。田骈为了完成国君的任务,不惜削掉自己的脚趾,使得自己在骑马时更加稳定,以便更好地执行任务。因此,削足适履也用来比喻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进行自我牺牲的行为。
胶柱鼓瑟,削足适履什么意思
“胶柱鼓瑟”和“削足适履”都是中国古代的成语,各自有着独特的含义。
1. 胶柱鼓瑟:
- 含义: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封禅书》,原意是演奏瑟时,胶柱调整瑟的弦,使弦与柱相贴,这样弹奏出来的音乐才能和谐。后来用来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 出处:《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人以“胶柱鼓瑟”比喻拘泥成例,不知灵活变通。
2. 削足适履:
- 含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削去脚趾去适应鞋子,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也可以比喻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后人引申出“削足适履”的成语,形容不合理的迁就。
这两个成语都表达了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而是墨守成规、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或方法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