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造货币罪定罪量刑标准
变造货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主要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来确定。以下是具体的标准:
1. 数额较大:一般是指伪造货币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对于这种情况,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 数额巨大:一般是指伪造货币总面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对于这种情况,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此外,对于特定情况下的变造货币罪,即使诈骗数额未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但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如:
*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 惯犯或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 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 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 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 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对于这些特定情况,即使诈骗数额未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案件的定罪量刑还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判断。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什么等方法
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挖补、揭层、涂改、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改变货币原形态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货币的公共信用和正常流通秩序,还会损害货币的信誉和金融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主体:一般主体,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 客观方面:在客观上表现为伪造货币或者变造货币的行为。
4. 客体:客体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
在实践中,变造货币的行为多种多样,例如将一张真币剪成多张,然后加工成数种不同版别的假币;或者将更改过的纸币进行涂改,再重新印刷等。这些行为都是对货币的原始形态进行了改变,符合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
请注意,变造货币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