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继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在继承时,首先需要将一半分出为配偶(即妻子)所有,其余的才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如果遗产中包含家庭共有财产,那么在分割时,应首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这意味着配偶和子女具有平等的继承权。子女是父母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无论父母是否离婚,他们都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继承人,如对父母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可以视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在遗产继承前,继承人需要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可能会考虑多种因素,如尽孝程度、生活能力、劳动能力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在处理遗产继承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民法典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工资、奖金: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
2. 生产、经营的收益: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如股票、债券、合资企业的利润等。
3. 知识产权的收益: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使用等取得的收益。
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需排除法定赠与或遗赠的财产: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需排除法定赠与或遗赠的财产,如法定继承的遗产、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等。
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除上述四项财产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负有的债务,如果债权人以该债务与夫妻共同财产有牵连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此外,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