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被公司开除怎么维权
在工伤期间被公司开除,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了解法律法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工伤期间劳动者享有停工留薪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2. 收集证据:
- 保留与工伤相关的所有医疗证明、诊断书、病历本等。
- 收集与开除相关的书面通知、邮件、短信等。
- 如果可能,获取证人证言或其他相关证据。
3. 与公司协商:
- 尝试与公司进行沟通,说明自己的情况并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给予相应的赔偿。
- 如果公司拒绝合理要求,可以要求公司出具书面辞退通知。
4. 申请劳动仲裁:
-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 在仲裁过程中,提交收集到的证据,并陈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5. 提起诉讼:
-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在诉讼过程中,继续提交相关证据,并请求法院判决维持仲裁裁决或给予相应的赔偿。
6. 寻求法律援助:
- 如果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自行维权,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 法律援助机构将为你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代理仲裁或诉讼等服务。
在维权过程中,建议保持冷静和理性,遵循法律程序,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同时,关注时效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采取行动。
工伤期间被开除公司需要赔多少钱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因此,如果工伤期间被开除,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因此,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该赔偿金的数额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关于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因此,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即工伤期间的工资标准按照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来计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律师获取醉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