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自责
引咎自责,意指主动承担过错或失败的责任。这种态度体现了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勇于承担的精神。在面对错误或失误时,能够坦诚面对,主动承担责任,是一种成熟和负责任的表现。
引咎自责的人不会推卸责任,而是勇于承认并承担后果。他们懂得,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才能找到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进步。同时,这种品质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因为他们展现了一种诚信、可靠的形象。总之,引咎自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纸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引咎自责的引
“引咎自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主动承担过错并自我责备。其中,“引咎”意为把过错归咎于自己;“自责”则是指自己责备自己。
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孔纬传》:“然以神器之重,当别循吏之务,垂于将来者,当慎选所司,责成守宰,引咎自责,庶免覆败。”这段话的意思是,在神器(指国家政权)的轻重上,应当另辟蹊径,专注于吏治之事,为子孙后代留下好的榜样。在选任官吏方面要谨慎,要对他们有所责成,并自我责备,以防止国家覆败。
“引咎自责”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或失败时,能够勇于承认并承担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诚信、责任和担当的品质,有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引咎自责的同义词
引咎自责的同义词有:自怨自艾、负荆请罪、自首免罪、谢罪自责、自我责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