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二)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完成了大学心理学(二)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怎样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具有正常的发展、改进、适应的能力。它涉及到情感、认知、心理适应和心理社会适应等多个层面,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积极状态的追求。
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这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巨大变化,需要建立更加成熟和稳定的人格。
2. 情绪与情感管理:大学生常常经历各种情绪波动,如考试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调节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部分。
3. 压力应对能力:大学生常常面临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良好的压力应对策略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4. 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活中,学生需要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5. 自我认知与发展: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价纸观和目标。积极的自我认知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6.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求助:大学生应该能够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比如向心理咨询中心或专业人士求助。
7. 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包括适应性、抗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心理稳定。
8. 积极心态的培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心理健康。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现象,它要求大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实践,以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心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