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是什么意思
黄钟大吕,又称黄钟,是古代中国音乐的一种音律体系,属于五声十二律的其中一律。它是仲尼之后孔门音乐的代表,也是《乐府诗集》中规定的正宫音调。黄钟大吕是一种庄重、高雅的音律,常用于宫廷音乐、礼乐、官方场合的音乐演奏。
黄钟大吕是什么意思解释词语
“黄钟大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áng zhōng dà lǜ。这个成语中,“黄钟”和“大吕”都是古代的音韵术语。
1. “黄钟”指的是中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其音调高亢、响亮。
2. “大吕”则是指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其音调低沉、浑厚。
因此,“黄钟大吕”这个成语原意是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后来这个成语也被用来比喻言论的严正、正大和高妙。
这个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下》中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夫阴阳之气,各有非同也,是故一阴一阳谓之道,一柔一刚谓之义。……黄钟大吕,律吕相命,乃得文之质。”这段话强调了黄钟和大吕在音韵中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它们所代表的音乐的庄严和和谐特质。
总的来说,“黄钟大吕”这个成语通过引申,现在常用来形容言语或文章的庄严、正大和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