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的赔偿比例通常是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次要责任方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次要责任方的赔偿比例可能在10%到30%之间,但具体比例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裁决。
请注意,这些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法律意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