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温是指人空腹的时候体温,通常在36.0~37.0℃之间,不过,人体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以下是关于人体体温的基本介绍:
1. 正常体温范围:
*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体温在36℃到37.2℃之间,通常清晨较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
* 女性体温一般较男性高0.35℃左右。
* 老年人体温相对较低,而婴幼儿体温较高。
2. 体温调节机制:
* 人体体温的调节与外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受神经、体液和免疫等调节。
* 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会通过增减衣物来维持体温稳定。
*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通过寒战和皮肤血管收缩来减少热量散失;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会通过汗液蒸发来增加散热。
3. 体温测量:
* 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测法、腋测法和肛测法。
* 口测法的体温正常范围是36.3~37.2℃,误差一般不超过0.5℃。
* 腋测法的体温正常范围是36.0~37.0℃,误差一般不超过0.5℃。
* 肛测法的体温正常范围是36.5~37.7℃,误差一般不超过0.8℃。
4. 体温异常:
* 如果体温超过37.3℃,可能表示有发热症状。
* 低热指体温在37.3~38℃之间,中热指体温在38.1~39℃之间,高热指体温在39.1~41℃之间,超高热指体温在41℃以上。
* 发热时,机体会出现寒战、皮肤潮红、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影响体温的因素:
* 环境温度: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易导致体温升高。
* 运动:剧烈运动后,体温会暂时升高。
* 饮食:进食后,体温会有一定程度升高。
* 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体温。
* 情绪: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会导致体温升高。
* 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脱水等疾病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了解人体体温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应对体温异常,保持身体健康。如有疑虑或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