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病犯罪免责吗
精神病人犯罪时,是否免责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类病人由于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不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 间歇性精神病:这类病人可能会在发病期间丧失刑事责任能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类病人具有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外,即使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如果存在其他可以免除责任的情形,也有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认为不需要判处实刑,也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因此,精神病犯罪并不是绝对的免责情形,而是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有精神病人违法会有刑事责任吗
有精神病人违法时,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视情况而定。
1.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类病人由于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 间歇性精神病:这类病人在疾病间歇期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其在犯罪时处于发病状态,则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要对其实施安全措施。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类病人具有一定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因此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部分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外,即使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如果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