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描写童年的诗歌?
1、《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2、《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3、《长干行》——唐代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译文:
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4、《回乡偶书》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5、《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6、《牧童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7、《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8、《池上·小娃撑小艇》——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9、《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10、《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描写童年的古文
以下是描写童年的古文:
1.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回忆童年时期,内心充满童真,体魄强健如同小牛犊的情景。
2. “童子解吟长不灭,春风吹绿洛阳岸。”这句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儿童在玩耍中吟诵诗歌的生动场景,展现了童年的纯真与活力。
3.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诗则描绘了一个牧童放牛归来,横坐在牛背上,手握短笛,随性吹奏的惬意画面,体现了童年的自由与欢乐。
4. “稚子牵黄,俗子牵白。”这句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孩子们牵着不同颜色的牛儿玩耍的场景,既展现了童年的多彩生活,又隐含了对成人世界的某种调侃。
5. “童稚牵黄,嬉戏池塘。”这句诗简洁明了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池塘边嬉戏的场景,充满了童年的天真与烂漫。
6. “童稚牵黄,生处良辰美景,游戏充满。”这句诗表达了孩子们在美好的时光里尽情玩耍的情景,体现了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7. “童稚牵黄,日暮而归。”这句诗描绘了孩子们在日暮时分牵着牛儿回家的场景,既展现了童年的归家之路,又隐含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这些古文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童年的美好与欢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深刻记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