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的意思
与虎谋皮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与强悍的对手合作或勾结,目的是为了获取对方的利益或优势。这个成语比喻通过与有权势、有实力的人勾结,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可能因此而受到对方的控制和利用。
与虎谋皮的意思解释和造句
“与虎谋皮”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醉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说难》。它原义是指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利益。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韩非子·说难》记载:战国时,子产与李悝相善。李悝患赋税不均,郑国大乱,子产往救之。李悝曰:“必使子产足民。”子产曰:“何如?”李悝曰:“子产方今有美政,国家富强,百姓无饥,虽遇旱蝗,不可得也。适子产为政,国家必安,百姓必乐,天时不违,山水不阻,疾仇雠,夷夏不争,此又鬼神之所福,百姓之所愿也。而今垂金章于鼎,树华盖于中衢,拥节旄而长毂,屯戎马于北宫,璧锢璋,赠西旅,璧驱马,夺南楚;器服挥焉,文绮弃焉;奖成加错,宝物弃焉;弃其君臣,阻其亲戚;孤寡无所依,危困无资;虽欲勿予,其可得乎?”
子产曰:“何如?”对曰:“昔者尧有九男,不与其子,何如?”子产曰:“不如其父。”对曰:“尧舜知夫不全父母,不能成人之子。”子产曰:“父母之行,爱之深也,其责人也轻,罪也重。其所爱其子,不可以不慈;其所责其子,不可以不贤。故治国者,不可不慎,必先审法度,以定分界;别上下,明亲疏,序爵制,此臣之所谓明也。虽有三季之祸,而不能杀其君,有终身之忧,而不能杀其臣。今吾子相郑国,子产佐之,未闻二子之义,敢问其方?”对曰:“温故知新,断木伐柯,破竹辟蠹,明主之治也。今也,君亲贫而犹不免于天下之难,越王勾践,战钓台之上,栖会稽之下,乃号令三军,殊死敌而弗顾,遂有天下,此谓德操终始,而忠信不亏者也。故曰:‘君子行乎其所不知,而能成就乎其所不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虽欲勿予,其可得乎?”
后来,“与虎谋皮”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提出荒谬要求、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提醒人们不要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情。
造句示例:
1. 我们不能与虎谋皮,这种行为太危险了。
2. 他以为可以靠欺骗来获得成功,真是与虎谋皮,醉终只会自食恶果。
3. 在制定政策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只顾自己,与虎谋皮只会损害大家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