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腿筋怎样处理才能吃
羊腿筋在烹饪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以使其变得可食用。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1. 将羊腿筋切成合适的长度和形状。通常可切成2-3寸的小段,这样烹饪时更容易入味。
2. 将切好的羊腿筋放入开水中煮沸,这个步骤叫"氽水",可以去除血水和腥味。水开后,将羊腿筋放入锅中焯水2-3分钟。
3. 捞起焯水后的羊腿筋,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杂质。
4. 将羊腿筋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调料煮熟。常用的调料有葱姜蒜、料酒、盐、八角、香叶等。
5. 将火调小,慢慢炖煮羊腿筋,保持小火炖煮1-2小时。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和羊腿筋的软硬程度调整。
6. 等到羊腿筋变得软烂后,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如酱油、糖等,再炖煮片刻,使羊腿筋吸收调味料的香味。
7. 醉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蔬菜或其他配料,翻炒片刻即可。可以搭配米饭或面条一起食用。
注意:羊腿筋的烹饪时间较长,需要悉心炖煮直至筋变得软烂方可食用。如果不喜欢太嚼劲的口感,可以更长时间地炖煮。
羊腿怎么去筋膜
要去掉羊肉的筋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将羊肉放入开水中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
2. 将焯过水的羊肉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羊肉收缩。
3. 取出羊肉,用刀在羊肉表面划几下,注意不要切断。
4. 将羊肉切成小块,继续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羊肉变软。
5. 将羊肉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6.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将羊肉放入锅中,煸炒至两面微黄。
7. 加入适量的料酒、生抽、老抽、姜片、蒜瓣、八角、香叶等调料,翻炒均匀。
8. 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要没过羊肉。
9.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直到羊肉熟烂入味。
10. 炖煮过程中可以用筷子或者叉子轻轻戳一下羊肉,如果能够轻易戳透,说明筋膜已经去掉。
需要注意的是,在去筋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切断羊肉,以免影响口感和美观。此外,也可以使用专业的去筋膜工具或者请专业的厨师帮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