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成语积累
1.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而不主动努力。
2. 杯弓蛇影:比喻因过分敏感而疑神疑鬼。
3.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了反效果。
4. 杞人忧天:比喻虚构的事情虚构了很多不必要的忧虑。
5.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6. 一箭双雕:一个箭向两只雕射去,比喻做一件事情达到两个目的。
7. 画龙点睛:比喻再次加以修饰,使之更加完美。
8.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不会起作用。
9. 守株待兔:表示等待机会到来。
10. 如鱼得水:比喻处境得到改善,身心舒畅。
11.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12. 百年树人:比喻培养教育人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13. 心照不宣:指默契地心里明白,但没有明确表达出来。
14.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只能奋起反击。
15. 笑中有泪:形容表面虽然笑着快乐,但内心却有所忧伤。
16.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安居乐业。
17.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自己反而受到损失、受害。
18. 叶公好龙:比喻追求名利但未必真正懂得或者有兴趣的事物。
19.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比喻真实、有帮助的意见或批评未必容易接受,但有利于改正错误、进步。
20. 说曹操,曹操到:比喻说了某人的坏话,某人恰好出现。
高考语文成语积累易错
高考语文成语积累的易错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近字误用:
- 如“不耻下问”与“不耻相师”中的“耻”字容易混淆。前者指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后者指不以向比自己学识高的人为师为耻。
- “望洋兴叹”与“望梅止渴”中的“望”字也有区别。“望洋”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望梅”则是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2. 音近字误用:
- 如“不卑不亢”与“不卑不亢”中的“卑”和“亢”虽然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前者指态度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后者则指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不卑不亢。
- “言简意赅”与“言简意赅”中的“赅”虽然读音相同,但前者指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后者指言语简明而意思扼要。
3. 一词多义误用:
- 如“司空见惯”与“司空见惯”中的“见”虽然都表示“看见”的意思,但在成语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前者表示经常看到的事情,后者则表示某事物常见,不稀奇。
- “毫发丝粟”与“毫发无损”中的“毫发”虽然都指极小的数量单位,但前者用于形容极细微的事物,后者则用于形容完全没有损害。
4. 感情色彩误用:
- 如“忍俊不禁”与“忍俊不禁”中的“不禁”虽然读音相同,但前者指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笑容,后者则指忍不住要发笑。
- “崭露头角”与“崭露头角”中的“崭”虽然都表示“突出”的意思,但前者用于形容初露才华,后者则更强调初次显露优异的才能。
为了准确记忆和运用成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多读多写:通过大量阅读和书写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 分类整理:将成语按照主题或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查找和复习。
- 造句练习:通过造句来检验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查阅工具书:在遇到不熟悉的成语时,及时查阅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
总之,高考语文成语积累需要注重形近字、音近字、一词多义和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辨析和记忆,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