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高房产 >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 正文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2024-11-30 02:29:30编辑:臻房小尹分类:抖音百科 浏览量(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一、确定适合的主题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要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学生所处年龄段、学段常见的基本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和把握。

2、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心理课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才能使学生获得醉直接的心理经验。

3、要解决学生中真实存在的具体问题。

心理课的主题选择要敢于和善于用心理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探讨,解决学生真实存在的具体问题。

4、要了解学生已具备的基础。

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活动,如果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几次重复,实在浪费而乏味。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学习情况。

5、要避免主题范围太大。

6、要避免双主题或多主题。

二、明确教学目标

1、教学设计和实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头脑中始终要以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为主线,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的选择和设计,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2、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避免太大/高/多/小(低龄化)。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目标越小、越具体清晰、越有针对性就越容易达成;反之,如果目标定的过高或者过多,教师在实践中不好把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不能真正指导教学。

3、目标要体现认知、情感、行为三维综合。

4、目标要有层次性。

心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课程总目标主题或单元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目标的层次性还体现在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递进。

三、辅导思路清晰

辅导思路是整个辅导进程的作战地图,教师教师应当把辅导的基本步骤仔细想清楚,并且要多考虑几种可能出现的学生反馈的角度以及自己应对的策略。

1、教案的编写。

①教案题目

②授课教师单位与姓名

③授课年级

④设计思想(理论依据)

⑤活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⑥活动准备(教学用具、材料,如空白A4纸若干张,彩笔、眼罩、录像资料等。)

⑦活动过程

⑧活动反思

2、活动(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入话题 前提

创设情境 依据

展开讨论 基础

树立样板 手段

联系自我 重点

反馈矫正 目的

总结升华 核心

从逻辑层次上来讲,围绕核心理念,由浅入深,由部分到全体,由人际表层互动到分享互动,由行为层次到情感层次再到认知层次,逐步深化主题,前后连贯一致,过渡自然,首尾呼应。

四、时间进度适当

1、有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

2、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

3、可以探索上大课。

五、游戏活动有针对性

1、游戏活动是为教学内容与目标服务的。(不提倡但可以纯热身)

2、活动的指导语要清晰(规则明确)

3、活动的秩序管理(活而不乱)

4、活动之后要有分享和总结(热身活动不一定要分享)

5、活动不要太多。

6、活动要难易适度、动静相宜。

7、活动要有合适的场地和设施

六、关于教室的布置

专用教室,少用传统型,多用围圈而坐式,平地,桌椅能移动

七、课件与内容匹配

图片、音频、视频的表达一定要和内容相匹配,烘托内容,突出内容,和内容保持一致,要繁简得当。

八、教师要准备自己

1、心理教师的心理、精神状态

2、心理教师的衣着装扮

评价篇

一、辅导理念的积极正确

1、理念第一,技巧第二;理念会生发出技巧。

2、对相近概念交叉概念的厘清和辨析例如气质与性格、幸福与快乐、兴趣与志趣、鼓励与赞扬。

3、对历史与现实生活中一些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和解读

4、对传统文化和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正确观点的反思

二、语言的感染力

讲课的语言不是书面化的、比较呆板僵化的语言,而应当是灵动活泼的、生动亲和的、有感染力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言。

三、课堂的有序管理。

1、要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先做好应对准备。

2、制定团体契约,运用团体动力来牵引和制约学生的课堂行为。

3、选出小组长或设立心理委员,协助教师管理课堂纪律。

4、活动指导语和活动的要求清晰明确,以保证活动“活而不乱”。

5、真诚表扬鼓励,有效运用考评手段。

6、善用截断技术,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7、擒“贼”擒王,争取“刺头份子”的支持和配合。

8、对另类学生要接纳包容,巧妙引导。

9、通过布置课堂作业来调控课堂秩序。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性质:阐述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重要性以及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课程目标:明确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3. 课程内容:列出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模块和主题,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
      
      ###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1. 自我认知
      
      * 内容:介绍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探讨自我特点、优劣势及潜在需求。
      *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自我反思练习、心理测试等。
      2. 情绪管理
      
      * 内容:讲解情绪的种类、产生原因及有效管理方法。
      * 教学活动:情绪表达工作坊、情绪调节技巧训练等。
      3. 压力应对
      
      * 内容:分析压力的来源,探讨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
      * 教学活动:压力释放工作坊、放松训练等。
      4. 人际交往
      
      * 内容:阐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教授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沟通技巧训练等。
      5. 生涯规划
      
      * 内容:介绍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规划。
      * 教学活动:生涯规划咨询、职业兴趣测试等。
      
      ###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2.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报告、心理测试结果等。
      
      ### 四、教学资源与建议
      
      1. 教学资源:推荐相关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 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五、附录
      
      1. 心理测试工具:提供一些常用的心理测试工具,供学生课后自我评估和参考。
      2. 参考书目:列出一些心理健康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权威期刊,供教师教学和研究参考。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一个示例,具体大纲可能因地区、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本文由臻房小尹发布于抖音百科栏目,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欢迎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