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是什么意思
"执牛耳"是一个成语,意指掌握着重要事务的责任或权力,也可以形容一个人才干出众、在重要场合起主导作用。这个成语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名叫乐毅的将军。乐毅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他勤奋刻苦,醉终成为了赵国的一位将军。乐毅曾经有一次被任命为将军,出击敌军。当他上战场时,他希望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他把自己的手放在牛的耳朵上,宣布自己要控制整个军队。这个行动象征着他抓住了一个重要问题,并表示他愿意负起责任来解决它。这个故事后来成了成语"执牛耳",用来形容掌控事务或起领导作用。
执牛耳啥意思
“执牛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í niú ěr。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原本的意思是握住牛耳,即牵着牛鼻子。后来这个成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多用来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导地位。
具体来说:
1. 来源与本义: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她非常喜欢听郑国的一位商人弦高,于是决定帮助这位商人。当郑国商人要到秦国进行贸易时,他先到了秦国都城,对秦穆公说:“吾能制丧事,敢请命。”秦穆公不敢相信,于是又让他的臣子们到郑国去打听。臣子们回来后报告说:“郑国正在为君王举行丧事。”秦穆公于是派兵去救郑国,并在途中遇到了弦高。弦高不仅没有逃跑,反而去见秦穆公,告诉他自己代表郑国来慰问,并且还可以帮助秦国攻打郑国。秦穆公于是放弃了进攻郑国的计划,并把郑国国君的妹妹嫁给弦高。醉后,秦穆公的臣子们都说:“弦高之所以去,是因为他知道我们不会攻打郑国,他这样做是为了让郑国更加相信我们。”这就是“执牛耳”的典故来源。
2. 引申意义:后来,“执牛耳”这个成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字面上的握住牛耳,而是用来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导地位或者处于主导地位。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某个企业在某个行业里“执牛耳”,意思是这个企业在那个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