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岗降薪的赔偿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1. 调岗降薪的赔偿情况:
- 如果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单方面调岗降薪,属于违法调整岗位薪资,劳动者有权拒绝签署,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 月工资的计算基数:
- 劳动者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3. 工作年限的计算:
- 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应连续计算,如果劳动者在调岗降薪前后的工作地点是相同的,那么工作年限应连续计算。
- 如果劳动者因为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而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工作年限应当连续计算。
4. 特殊情况的处理:
- 如果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调岗降薪,但没有经过劳动者的同意,且没有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
- 在某些情况下,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醉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醉低工资标准的80%。
总之,调岗降薪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维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