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伪造的发票犯罪相关司法解释主要规定
持有伪造的发票犯罪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刑法》第二百一十条之一
虚开本法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单位犯罪处罚规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 单位犯罪情形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 单位犯罪量刑规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5.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
伪造、出售伪造的发票罪、非法出售发票罪、非法购买发票罪、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因为其法定醉高刑为二年有期徒刑。
6. 单位犯罪证据
对于单位犯罪,应当由单位承担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当收集、调取能够证实单位犯罪的证据材料,并在立案后及时提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
7. 单位犯罪罚金数额
单位犯罪的罚金数额根据被告单位的犯罪情节决定。对于单位犯罪的罚金,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
8. 单位犯罪辩护规定
单位犯罪的被告人,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第三十一条明确指出:“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的,依照本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的规定判处。”
这些司法解释为持有伪造发票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适用指导,有助于维护税收秩序和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持有虚假发票罪立案标准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数量较大:当行为人持有的伪造发票数量达到20份以上时,即构成“数量较大”的标准。
2. 数量巨大:若持有的伪造发票数量达到400份以上,则为“数量巨大”。
3. 收入数额较大:通过出售或购买伪造的发票,使自己或他人从中获得非法利益。具体来说,若涉及虚开增纸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且虚开的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则视为“收入数额较大”。
4. 其他严重情节:包括虚开发票导致国家税款被骗取3万元以上的,以及虚开发票造成国家税款被骗取20万元以上的等。
此外,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若为单位犯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同时,单位犯持有伪造的发票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同的规定处罚。
参考条款:
1. 《刑法》第二百一十条之一
虚开本法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