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决水行为构成犯罪的怎么追究责任
过失决水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过失致人死亡或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过失决水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失决水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过失导致水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对于过失决水罪的认定和处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行为人: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 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3. 客观方面: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水法规,玩忽职守,造成水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 客体: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并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过失犯罪量刑标准
过失犯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具体规定进行处罚。
一般来说,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导致他人受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过失的性质和情节轻重,可以划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对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较为严重的,也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醉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明确了具体的过失犯罪量刑标准:
1. 基本情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特定情形:
- 交通肇事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 “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形:
-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 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般性的规定,具体的量刑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判断而定。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