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刑事量刑幅度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刑事量刑幅度主要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判定。具体规定如下:
1. 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对于故意损毁文物罪中的特定情形,如故意损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以及多次损毁或者损毁数额较大的,法律亦有明确规定。
参考条款:
1.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您在实际情况中咨询专业律师或机构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故意损毁文物罪立案标准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 客观方面:在故意的情况下,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这里包括损毁文物本体以及损毁文物附属文物。
4. 客体: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所有权。
5.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建设所体现的国家安全利益。
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对于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参考条款:
1.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