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的步骤是什么
订立合同的步骤如下:
1. 一方当事人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
2. 受要约人同意该要约的,可以做出相应的承诺。
3. 承诺生效时,合同即宣告成立。
如果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那么当事人应当签字、盖章。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经过要约和承诺这两个阶段,达成一致的合意,这就是合同订立的过程。请注意,只有合同双方当事人都达成了一致的合意,合同才会宣告成立。
订立合同的六个原则
订立合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以下是订立合同的六个基本原则:
1. 平等自愿原则:
- 合同双方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签订合同。
- 意思表示应当真实,不受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影响。
2. 公平合理原则:
- 合同内容应当公平合理,权利和义务应当对等,不应存在一方过度占有另一方利益的情况。
- 对于格式条款,提供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3. 诚实信用原则:
- 合同双方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不隐瞒真相,不欺诈对方。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4. 合法原则:
- 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相应手续。
5. 履行合同义务原则:
- 合同一旦成立,双方都应当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不能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6. 违约责任原则:
- 合同双方应当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的形式和内容,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 当一方违约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此外,在订立合同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 确保合同的内容明确具体,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
- 双方当事人都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且无精神病等情况。
- 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便于证明和维权。
以上原则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