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屋买卖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权问题:
- 拆迁安置房属于小产权房,其土地使用权不属于购房人,因此购买此类房屋可能无法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 如果拆迁安置房的产权存在争议或纠纷,也可能给购房人带来法律风险。
2. 质量风险:
- 拆迁安置房屋的建设质量可能不如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楼板裂缝等。
- 购房人可以要求对房屋进行质量鉴定,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或赔偿。
3. 价格风险:
- 拆迁安置房屋的价格通常低于同区域的商品房价格,但这也可能导致购房人支付的价格与实际价纸不符。
- 在购买拆迁安置房屋时,应该了解市场价格,避免被低价诱惑。
4. 合同风险:
- 签订拆迁安置房屋买卖合同时,可能存在合同条款不明确、违约责任不清晰等问题。
- 购房人应该仔细阅读合同,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合理,并且能够保障自己的权益。
5. 政策风险:
- 拆迁安置房屋的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购房人无法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或面临其他法律风险。
- 购房人应该关注相关政策,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6. 交付风险:
- 开发商可能无法按时交付拆迁安置房屋,或者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
- 购房人可以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交付,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为了降低上述风险,购房人在购买拆迁安置房屋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了解拆迁安置房屋的具体情况,包括房屋位置、面积、价格、产权状况等。
2. 选择有信誉的开发商和中介机构,避免因中介或开发商的问题而遭受损失。
3. 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合理,并且能够保障自己的权益。
4. 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及时了解政策对自己购买拆迁安置房屋的影响。
5. 在交付时认真检查房屋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如有问题及时与开发商沟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