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定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行为主体:一般主体,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 客观方面: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营业场所,违反邮政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对依法应当寄递的邮件、快件不按照其业务操作规范进行投递,或者不按照规定的频次、时限要求进行投递,导致邮件、快件延误的行为。
4. 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政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醉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对于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立案标准也进行了明确规定。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快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以玩忽职守罪论处;如果同时构成滥用职权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