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需要履行以下职责:
1. 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这包括在被监护人面临危险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申请司法保护令等。
2. 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这意味着监护人需要在法律上代表被监护人进行某些行为,如签订合同、提起诉讼等。
3. 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需要确保被监护人接受适当的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4. 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需要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避免其财产受到损失或滥用。
5. 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这包括代理被监护人购买物品、处理财务等事务。
6. 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被监护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此外,监护人还需要遵守以下法律规定:
1. 不得虐待、遗弃被监护人。这是法律对监护人的基本要求,确保被监护人得到尊重和保护。
2. 不得非法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需要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不能将其用于非法目的。
3. 不得允许或者迫使被监护人结婚。这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婚姻自由和身体自主权。
4. 履行监护职责的原则:(1)教育、管教和保护相结合;(2)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使,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3)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负责赔偿。
总之,监护人需要全面履行职责,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监护人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或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