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致人死亡如何赔偿
侵权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体赔偿金额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在计算死亡赔偿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死亡赔偿金因司法解释采取继承丧失说,应当按照《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2. 同一继承顺序中,死亡赔偿金原则上按照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分割的分额,而不适用《民法典》规定的同一顺序一般应当均等的原则。
3. 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
此外,死亡赔偿金的请求权和诉讼时效与一般民事权利有所区别,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参考条款:
1.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 《醉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侵权人死亡的赔偿
当侵权人死亡时,其遗产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可以就侵权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进行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因此,在侵权人死亡的情况下,其民事权益的保护将不再局限于被侵权人的近亲属,而是扩展到其遗产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这种扩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侵权人去世后继续获得相应的赔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