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合同的生效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用人单位需要具备用工权,劳动者需要具备劳动能力。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必须是依法成立且存续的单位;对于劳动者而言,需要年满16周岁,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 意思表示真实: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一致,且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否则该部分内容无效。
4. 合法、公平: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具体、合法,对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标准的规定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合同生效的程序
劳动合同生效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因此,双方必须就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2. 签订合同:在双方协商一致后,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3. 合同公证:为了确保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可以将其提交给劳动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公证。
4. 备案登记:劳动合同签订后,需要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备案登记。
5. 生效时间:劳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那么该劳动合同即行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对劳动合同的生效有特别规定,比如要求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上盖章,而不是仅仅由劳动者签字。此外,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也可能受到合同约定的影响,如果合同中约定了生效时间,那么就需要按照约定时间生效。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