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的起源和来历 潮汕英歌舞介绍
1、“英歌”又称“因歌”、“秧歌”、“莺歌”,广泛流传于潮汕各地,尤其在潮阳、普宁等地,更是盛行,英歌舞在流传的过程得到不断的创新发展。
2、英歌主要在春节和元宵期间活动,遇有盛大庆典或其他喜庆节日也必参加。英歌表演的是梁山泊众英雄乔装打扮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但表现手法富于写意性,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群体的形象,通过人物造型、服饰道具、形体动态、音响节奏等艺术处理从整体上体现出男性粗犷雄浑的阳刚之美。
3、 关于英歌舞产生的年代,《潮阳县志》有“从明代开始,潮阳始有英歌”之句,但载述不详。从以梁山泊好汉故事为内容,以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英歌舞大致相同的形式来说,可能可以从明朝算起,如果从英歌舞所蕴含的民间舞蹈特点和宗教意识来说,则可能时间要推前很多。
4、关于英歌舞的由来,历来有下面几种说法:①受祭孔仪式的启发。旧时每年八月廿七日祭拜孔子时,配有整套的音乐和舞蹈,舞者有“执短竹”的,这和英歌舞者的“执短棒”有近似之处。②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傩”产生于周朝,是祭神驱鬼逐疫的祭仪活动。英歌舞崇拜田元帅,田元帅是戏神,这是青蛙图腾崇拜的遗存。英歌舞脸谱都是黑白、鬼脸,多显凶杀之气,有的服装背部画有交叉的双剑,演员配合动作发出各种鬼叫的声音,后棚队中有一对仿傩礼中傩公、傩母的老人称师公、师婆,以及英歌的队形变化即古傩舞的驱鬼动作等等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可以证明英歌舞是古傩舞蹈改造而来。③受戏剧影响。戏剧里的英雄人物,通常是群众学习的楷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讲述英雄的故事,模仿英雄的行为。特别是梁山泊好汉故事出现在戏剧舞台之后,更激发了群众自发学习的兴趣,渐渐地,舞台上的演出就衍变出了群体性广场表演来。④受农村游神赛会、传统节日摆花灯屏等活动的启发。人们照着彩屏人物的脸谱、装束,仿效梁山泊英雄,表演勇猛的动作,场面壮观,符合群众祈福迎祥、扶正除邪的愿望。⑤由山东大鼓子秧歌(花鼓子)演化而来。因为山东用双手执双槌各击花鼓子双鼓面,所使用的槌子与潮阳英歌舞所执的双棒槌是相似的,舞蹈语汇所体现的内容以及舞蹈表演程式,也都有相似之处。潮阳西胪尖山乡群众认为英歌舞是由福建传人,相传公元1573年明万历年间,尖山一世祖多次从莆田来到尖山一带给人家看风水,见尖山灵气,便在尖山创寨。相传尖山一世祖是个身怀英歌艺技的人,英歌舞艺便逐渐传播,流扬至今。综上,可以说英歌演化的途径,由山东逐步经安徽(安徽形成了打花鼓形式)再经福建莆田一带(此地建国后仍有唱英歌)而传入潮汕。⑥为反抗官府豪强而创编“英歌”形式来传武习艺。因为英歌的主要舞蹈动态和组合编排,都可以看出深受南拳武技的影响。例如潮阳西岐英歌在步法上以南拳的四平马、大弓步和金鸡独立等舞步作为上盘式,把小弓步和战马步作为中盘式,把单坐莲步和双坐莲步作为下盘式,上、中、下三盘式的有机交织,表现舞者腿功非凡,矫健敏捷的特点。
潮汕英歌舞的简介
潮汕英歌舞是潮州地区汉族民间舞蹈中醉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其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起源于古代的“傩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种舞蹈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潮汕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通过舞蹈动作表现生活情景和人物性格,以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著称。其舞蹈风格猛锐炽热,被誉为“中华战舞”。表演者所扮角色均来自《水浒传》中梁山泊108将,表演过程中充满阳刚之气。
英歌舞的表演场面气势磅礴,表演者头戴小战盔,额前束扎英雄结,身穿黑色交领对襟战袍,下身穿裹有裹腿的长裤,足登麻耳尖口布鞋、抱靴。除头戴象征性的小战盔和表现“三军司令”身份的战旗外,还有八面护背旗(四红四黄),胸前披肩红绳飘,战裙按服饰不同有黑红两种颜色,使整个战将威风凛凛、朴素大方。
在表演形式上,潮汕英歌舞包括“唱”、“念”、“做”、“打”四种表演程式,其中“唱”为重,用潮州方言演唱,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念”为辅,即念白,用潮州方言字音朗诵;“做”即动作,“打”即武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主要手段。
此外,潮汕英歌舞在解放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不仅在当地广受欢迎,还逐渐传播到海外华人社区,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