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是什么意思
桃源是指一个仙境般的美好地方,意为“桃花盛开的地方”或“理想的世外桃源”。在中国文化中,桃源被描述为一个遥远、宁静、宜人、幸福的地方,离尘嚣、繁杂世事远离,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古典小说《桃花源记》,成为了梦想中的理想家园。
桃源出处
“桃源”这个词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偶然发现的隐秘世界,那里的人民生活幸福安逸,与世隔绝。文中提到:“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记》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地方,即“桃源”,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后,“桃源”一词在汉语中常被用来比喻世外桃源或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此外,南唐李煜的《浪淘沙》词中也提到了“桃源”,词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里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暗含了对桃源流失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