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
“两山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它指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策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简言之,“两山理论”提倡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局面。
两山理论是什么意思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指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具体来说,“两山理论”包含两层含义: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它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而经济发展则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 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两山理论”还包含了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思想。生态经济化是指将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要素,如将林地、水域及各类资源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转化为资本。经济生态化则是指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产业为支撑,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
“两山理论”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经济发展的新认识,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两山理论百度百科
两山理论百度百科
两山理论,又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指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实际上指的是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平衡,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后,两山理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