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动法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是中国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问题的基本法律。以下是一些《劳动法》的主要规定:
1. 适用范围:《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3. 工作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如有加班,应支付加班费。
4. 工资: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不得低于当地醉低工资标准。
5. 劳动安全卫生: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6.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同时,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7. 社会保险和福利: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劳动者享有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8. 劳动争议解决: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
9.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 低于当地醉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10. 其他规定:还包括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以上是《劳动法》中的一些主要规定,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如果您有关于劳动法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上海劳动法如何规定的加班工资
根据《上海市劳动法》的规定,加班工资的计算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平时加班:如果员工在工作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支付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0%。
2. 休息日加班:如果员工在休息日需要安排工作且未安排补休,应当支付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200%。
3. 法定节假日加班:如果员工在法定节假日需要工作,应当支付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或行业可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因此在计算加班工资时,还需参考企业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