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浪蕊历史典故
浮花浪蕊是一句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其中的“浮花”和“浪蕊”描绘了秋夜中的景色,形容细碎的花瓣和飘散的花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秋夜中静谧的景色,以及对七夕牵牛织女的遥望之情。由于这句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思念,所以后来被人们引用并形成了成语“浮花浪蕊”。
浮花浪蕊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出现,多用来形容细腻婉约的景色或细小美好的事物,也可用来比喻虚华、浮华的东西。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这句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它描述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特别是指那些在春天盛开但又很快凋谢的花朵。
“浮花浪蕊镇长有”中的“浮花”和“浪蕊”都是形容花朵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风中摇曳、轻盈飘逸的姿态。而“镇长有”则暗示了这些花朵的存在是频繁而持续的,无论是在江边还是其他地方。
“才开还落瘴雾中”则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生命过程。它们刚刚绽放,却又很快凋落在瘴雾之中。这里的“瘴雾”不仅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暗含着一种艰难、困苦的环境。这句诗通过描绘花朵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句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