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根(关于芫花根的基本详情介绍)
芫花根,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根。以下是关于芫花根的基本详情介绍:
1. 来源与分布:
* 芫花根主要来源于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根。
* 它分布在中国各地,如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栽培。
2. 采收与炮制:
* 芫花根一般在春季进行采挖。
* 采挖后,除去泥土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3. 性状特征:
* 生晒参与芫花根的性状有所不同。生晒参的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多为圆柱形,芦头较短,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全须生晒自然呈黄白色。
* 芫花根的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圆锥形,多有分枝,长3~10cm,直径0.5~3cm。表面灰黄色,具细密深陷的“铁线纹”,全须生晒自然呈黄白色。
4. 性味与归经:
* 芫花根味苦、辛,性寒。
* 它归肺经、肾经与大肠经。
5. 功效与主治:
* 芫花根具有逐水、涤痰的功效,也常用于治疗痰饮癖积、喘咳等病症。
* 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它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
6.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 芫花根一般内服,煎汤用量为1.5~3g;或入丸剂、散剂。
* 外用时,可以研末调敷,或作穴位封闭用药。
* 使用时需要注意,孕妇禁用。此外,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服用,服后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请注意,虽然芫花根具有诸多药用价纸,但在使用时仍需严格遵照医嘱,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草药芫花
芫花,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黄芪的干燥花蕾。春季花期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肺、肾经。
功效与作用:
1. 逐水:本品能泻水饮,用于治疗水肿,常与甘遂、大戟等同用。
2. 涤痰:本品能涤痰饮,用于治疗痰饮癖积,常与半夏、茯苓等同用。
3. 止痛:本品能止痛,用于治疗胸胁脘腹胀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
4. 解毒:本品能解毒,用于治疗乳痈、喉痹、疮疡肿毒。
5. 杀虫:本品外用能杀虫疗疮,用于治疗头疮、白秃、顽癣及痈肿。
用法用量:一般为煎服,3~9g;或入丸剂、散剂。外用适量,生用或醋制用。
注意事项:
1. 本品辛温燥烈,阴虚火旺及有出血倾向者忌服。
2. 体质虚弱者慎用。
3. 本品含毒性成分,不宜过量服用或久服。
4.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5.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此外,芫花在临床上还有一定的应用方剂,如:
1. 大戟散:主治水肿水胀,形气俱实者。
2. 十枣汤:主治悬饮。
3. 蛇床子散:主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请注意,在使用草药时,醉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