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车杀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ǐ chē shā m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破坏车辆,杀死马匹,比喻做事极端毁坏,也指不求名利而甘于淡泊。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史记·滑稽列传》。在秦朝时期,楚汉相争,韩信被项羽打败,便逃到了吕翁这里。吕翁对韩信说:“你现在被项羽打败,性命难保,我不敢指望你能活下来。但我倒是可以帮你一把。”说完,吕翁就脱下自己的帽子,放在韩信头上,然后吹熄了火,把韩信的帽子和人都给烧掉了。韩信非常生气地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帮助刘邦打天下,刘邦就是现在的汉王,您为什么不愿为他效力而却要离开他呢?”吕翁笑着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刘邦吗?刘邦就是您的国王,您为什么只是他的部下呢?陛下攻入咸阳,您不替他高兴反而自己跑到这里来,我私下认为您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我听说凤凰在九天之上翱翔,但一旦遇到微雨就会掉下来。您的情况也和这相似,一旦被项羽所杀,您虽然想活下来却无处可逃啊。”韩信听后默然无语。
后来,“毁车杀马”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那些不求名利,甘于淡泊的人,以及做事极端毁坏的行为。
此外,“毁车杀马”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多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