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是一部关于《易经》的重要学术著作,由元代著名学者吴澄撰写。以下是关于这部著作的简介:
1. 作者介绍:
- 吴澄(1247年—1333年),字幼清,号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 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易经》的研究上,尤其是对《易本义》的注释和解读。
2. 内容概述:
- 《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是对《易经》中“易”之本义的深入阐释,涵盖了《易经》的起源、基本概念、卦象解读以及爻辞的含义等方面。
- 该书在吴澄之前已有数家注解,但吴澄的注解以其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而著称。
- “附录”部分收录了与《易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吴澄自己的论述,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3. 学术价纸:
- 《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是研究《易经》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易经》的基本原理和深层次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 吴澄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见解,对后世的易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该书还体现了元代儒学复兴的背景,是研究当时学术思潮的重要资料。
4. 版本与流传:
- 该书在元代已经刊行,后世的版本众多,流传广泛。
- 不同版本的流传过程中,可能伴随着文字的增删、注释的修订等,但总体上保留了原书的精髓和学术价纸。
总之,《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是一部关于《易经》的权威著作,对于学习和研究《易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