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犯罪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爆炸犯罪的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故意爆炸罪:故意制造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8条规定,犯故意爆炸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爆炸罪:违反爆炸性物品管理规定,引起爆炸,或者有引起爆炸的危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5条规定,犯爆炸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7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 导致爆炸事故罪:因违反爆炸性物品使用规定,造成重大爆炸事故,致人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犯导致爆炸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5. 过失爆炸罪:过失引发爆炸,致人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6条规定,过失犯爆炸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请注意,这些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案件的判决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判断。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爆炸罪造成严重后果
爆炸罪,即故意使用爆炸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构成爆炸罪,并且应当依法予以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此外,若爆炸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则同样构成爆炸罪,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 爆炸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 惯犯或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 爆炸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 爆炸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 挥霍爆炸的财物,致使爆炸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 使用爆炸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 曾因爆炸受过刑事处罚的;
8.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
总之,爆炸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寻找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或机构的意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