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构成贷款诈骗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 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在贷款时就会产生非法占有的目的,即事先就预谋自己不会偿还贷款。
2. 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 骗取贷款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 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明确地、毫无疑义地知道自己是以虚构的事实来骗取他人财物,并且明知这些虚假事实会给他人造成损失,但为了获取利益仍然予以实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寻找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纸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