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分割方式:
1. 协商一致: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共同债务的偿还方式和比例。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还款计划。
2. 法院判决: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或者协商达不成协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可能会判决一方或双方共同承担债务,并确定具体的偿还方式和比例。
3. 婚前协议: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就对债务的分担进行了约定,并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可以按照约定进行偿还。
4. 明确债务性质:在分割债务时,需要明确债务的性质。如果债务是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个人目的而负的债务,那么原则上应由其个人承担。但是,如果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那么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5. 考虑子女抚养和女方权益:在分割债务时,还需要考虑子女抚养和女方权益的问题。如果一方有能力负责全部债务的偿还,而另一方无力偿还,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子女抚养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裁决。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割债务时,夫妻双方应该保持诚信原则,积极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债务分割不当而引发纠纷或诉讼。